自从ofo接入滴滴以后,关于创始人戴维被架空的传闻就接连不断。近日,ofo某员工爆出公司内部贪腐严重的消息更是坐实了ofo内部管理的软弱无力。无论是创始人的权利被瓜分还是管理机制的不成熟,这种放纵腐败的团队氛围,再次将ofo的品牌形象推向了深渊。
在社交平台脉脉上,一名加V认证过的ofo员工吐槽称:“小黄车也走不远的,商业模式是根本问题,内部从上到下混乱斗心机……一个区域运营一个月可以贪好几万,一个学校的运营都贪几万几十万的。”无独有偶,在网友热评的声音中,有网友称自己做过一天兼职就知道“贪腐内幕”,“不相信公司领导不知道”。

据悉,ofo内部的贪污行为很可能来自车辆的维修和供应链采购两个环节。一方面,由于小黄车急于海量生产,野蛮式扩张,因此低成本投入的单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,导致进入市场后,单车损毁率极高,对维修人员需求缺口拉大,很难有一个严格标准去衡量一个城市、一个区域需要多少维修工,这也给“贪腐”埋下伏笔。因此只要相关负责人只需要向上级多上报5-6个修车师傅名额即可,每月就可以多拿两三万的费用,贪污起来毫不费力。

另一方面,根据内部爆料称 ,ofo某城市的供应链被架空,在采购上做主的是维修仓库主管,因为供应商是自己的好友,就把十年前的旧胎当做新胎采购回来,并直接进行组装。这样就可以吃掉大把的回扣。
对于此爆料,ofo资深副总裁南楠也在其后回应:如果你真是一名有正义感的ofo员工,希望联系我,公司会认真处理你反馈的问题。
但随后,“尤二姐”就立即回应南楠,认为ofo实际的贪腐情况比爆料中更为严峻。“ (你)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城市或者某个城市 (的问题),全国每个城市都是这样。还是应该花心思投入安装智能锁,花那么多钱到人上面,终将一层一层被拿掉。
从一人自爆,到多人追评,ofo内部腐败的消息几乎已经坐实。正如其中的爆料人所述,如果内部贪腐不得到根治,再多的资金投入也不能落到实处。管理上的疏忽,终将成为ofo被自己人毁掉的无底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