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三岁的宝宝要上幼儿园了,这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大转折。放松惯了,会适应集体生活的条条框框吗?做父母的那颗心,喜忧参半。当你为宝宝的表现高兴或是生气时,你可反思过,帮宝宝成功迈出入园第一步,你该做的功课及格了吗?
总吃汁、糊状食物
孩子不会嚼东西了
女孩雨涵(化名)24个月大,家住长春市绿园区。
掐指算算,上幼儿园有一周了。可在小小班里,她还是老师特殊照顾的对象。为啥有这“待遇”,那得从她入园第一天的表现说起。
宝宝第一天入园,哭闹难免。雨涵还不错,哼唧一会儿,就融入了小朋友堆里。午餐时间,大家兴致十足,可她的情绪却来个180度大转变。
桌上好吃的,她一口不动。坐在那,眼巴巴地盯着。沉默没多久,大颗大颗的泪水往下落,哭了。
“宝宝怎么啦?快看小朋友们吃得多香啊!”老师过来喂,切成细丝、小块的蔬菜、水果,入口没一会儿,就被吐出来。
老师再喂,她还是吐。反复喂过几次,老师发现,被她吐出的食物,基本没有被咀嚼过的痕迹。上面的牙印儿齐整,都是门牙留下的。老师发现,她可能还不会嚼东西!
给家长打电话,雨涵的妈妈挺惊讶。老师询问得知,孩子平时的吃食特精细,不是榨成汁,就是搅成糊。妈妈说,是为了宝宝更好地吸收。对于孩子不会嚼东西,他们都不知道。
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妈妈有些害怕了。老师安慰她别上火,一起帮孩子恢复咀嚼功能。
于是计划,幼儿园的伙食精细些,家里的饭菜粗糙点儿,让孩子慢慢适应用牙齿咀嚼食物的乐趣。一周锻炼下来,雨涵虽还是被特殊照顾的对象,但面对丝、块状食物已不打怵了。
老师、家长联手,孩子第一次转型挺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