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何为老酸奶?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各超市的酸奶柜台突然被铺天盖地的“老酸奶”所占据。几个月以来,许多朋友都问我:老酸奶是不是最天然的酸奶?是不是营养价值比其他酸奶高?是不是有特殊保健作用?是不是比其他酸奶安全?是不是不含添加剂特别适合孩子吃?
真正的老酸奶是怎么制作的?
其实,所谓的“老酸奶”,是一个传统制作酸奶产品的概念,但已经变味了。各地都有自己的 “老酸奶”,也就是过去传统制作的凝固型酸奶。这种酸奶不是黏稠的液态,而是基本上呈现固态。这种固态不是加了任何凝固剂,而是牛奶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凝胶 状态。把消过毒的牛奶、糖和菌种加到干净的容器当中,保温发酵几个小时,牛奶就会变成固态,每个自制酸奶的人都知道。这种蛋白质凝胶状态很脆弱,只要用力 搅拌,就能让看似坚实的凝胶重新变成液态的奶。
普通酸奶是老酸奶加了增稠剂等
在我们小时候,各地的酸奶都是这种固态的产品,但随着奶制品产量的增大,这种产品慢慢地退出了市场。这是因为凝固型的酸奶在运输中容易因为摇晃、震荡等机械力量影响口感,消费者看到的是破碎的冻,甚至是变成液态的酸奶,肯定会不满意。
同时,因为在固态酸奶没法加入果汁、果粒之类配料,为了便于运输和销售,人们就加入一些增稠剂,把大罐发酵好的酸奶凝冻慢慢搅碎,让它变成黏稠的半流体。这就是市面上占优势的酸奶产品状态。
如果少加增稠剂,酸奶产品往往会呈现液态,只不过比牛奶略浓一些,有些消费者以为酸奶“内容不够”而产生嫌弃心情,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状态。
如今的“老酸奶”添加了凝胶剂
但是,喝惯了这种黏稠的酸奶,人们也有点腻了。这时候,新产品“老酸奶”让人们眼前一亮。它以传统产品的面目出现,但为了避免运输中变稀的麻烦,添加了凝胶剂,这样,无论怎么震荡都不会变成液态,运输和销售非常方便。
普通的牛奶原料,加明胶、琼脂、卡拉胶等等植物胶,就可以制成这种凝冻状态。我的实验室里就曾经做过类似的冻,而且口感效果比某些市售产品还理想,只不过没有把这种配方变成产品。
所以,严格来说,市面上所谓的“老酸奶”产品,应当叫做“酸奶冻”比较确切。
巨额的暴利驱使企业铤而走险 非法生产食用明胶
据北青网消息,中国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向记者算了一笔账:1吨正规食用明胶的原材料,价格高达2000~3000元,而一般的皮革下脚料,1吨仅需要 100~200元。但是,进入市场后,1吨食用明胶的收购价都在2万~3万元左右。“目前,国内生产食用明胶的不法小厂家有100多家,然而取得生产许可 证的只有20多家。不仅仅是在山东,河北、江浙一带都是这些假冒食用明胶的根据地。”
王敬忠说,在当地工厂,工人们都会将这些皮革废 料叫做“蓝皮”、“白皮”。这些皮子全是从皮鞋、皮衣或制鼓的皮革上削下来的废料,拉回工厂时,大都是成碎末的皮子,还搀和着大量的泥块。“但是制成后的 明胶,透明无味。消费者根本无法将正规的食用明胶和废皮革做成的明胶区分开来。”
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敏称,制革厂在鞣制皮革时,要使 用一些含有金属元素铬的化学制剂。鞣制、整理后才舍弃一些碎皮,这些碎皮就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铬。金属铬会破坏人体骨骼以及造血干细胞,长期食用会导致 骨质疏松,严重的会患上癌症。铬对人体健康的这种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一般在2年以上才会显现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