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投顾问研究中心食品分析师周思然认为,今年在大环境下,奶粉集体涨价潮会有所遏制,但奶粉企业集体涨价的时间仅仅是延迟而已,“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奶粉集体涨价潮出现的可能性仍然较大”。
奶源价格变化不大
“若以成本压力增加作为调涨的理由并不充分。”国内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国内、国际奶源价格波动不大,与去年底差不多。据他介绍,现时国产奶源价格为3.2—3.4万元/吨,进口奶源为3.5—3.6万元/吨,白糖价格也与去年底差不多。“从原料价格来看,成本增加不多。”王丁棉认为,“洋奶粉调涨,与其追求的高利润有关。”
另外,中国进口奶粉约80%来自新西兰,按照2008年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,2011年中国自新西兰进口乳品关税进一步下调,其中进口奶粉关税由2010年的7.5%下调至2011年的6.7%。
对涨价风波中的一个重要主角雀巢,王丁棉表示,雀巢与其他洋品牌不同,是唯一奶源基地在国内的企业。“比如它的奶源地黑龙江,每公斤原奶也就3.5元-3.6元,还没有广东高。但其他国内企业都没有涨。”
而伊利、环球乳业、完达山、飞鹤等以黑龙江为奶源基地的企业,并未出现奶粉价格上涨的情况。记者日前查阅了婴童产业研究中心公布部分婴儿奶粉的财务数据,发现多个洋品牌利润高,部分甚至高达70%以上。而环球乳业等国产奶粉厂商的利润率相对要低十多个百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