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分钱一分货”可能是我们记忆中最为牢固的朴素价值观了。
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,有种东西,特别特别好,但价格特别特别低,普通人可能都会习惯性地产生防备心理,认为这种“天上掉馅饼”的事情,现实中并不存在。那我们现在反过来思考一个问题,那现实中,存不存在品质非常非常差,但卖很高价格的呢?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的防备心理是否还会第一时间竖起?
目前市场上很多这样的例子,一个产品,本身品质一般,甚至很低劣,但由于过度包装和营销推广,即使价格很高,购买者也是趋之若骛。那么“高质低价”到底存不存在呢?
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们来看一看,最近最火热的婴儿进口配方奶粉市场吧。
其实,进口奶粉市场能比拼的指标不多,无非是奶源、运输、生产、渠道四种。其他至于什么配方、添加物、包装、宣传推广、广告力度,这些不定指标无从比较,每家有每家的说法,我们现在抛开这几方面不做硬性比较,单从奶源、运输、生产和渠道四方面进行比较。
高价,前提基础是,你的原料比别人贵,而中国进口奶分的原料大部分是正规渠道进口的,据了解,进口奶粉主要是来自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的大包装工业用奶粉。尽管目前新西兰等地的产奶高峰期已过,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奶源价格也相差无几。据商务部9月份预报,全脂奶粉到港数量只有37160吨。换句话讲,只要你的奶源是进口的,那么成本方面几乎是差不多的。
那么运输方面呢?既然都是进口的,各企业的运输能力和成本或许略有差别,但应该不会差距太大。在这一点上必须强调的是,像圣元这种两年前就在奶源地建厂进行生产的企业,其生产成本略低于进口原料,再运到国内工厂的企业。
再说生产成本。人工首先不用比较,一般奶粉企业都建在二三线城市,人力成本几乎相同。而采用的生产工艺略有差别,有的企业采用干混法生产,有的企业采用湿混法生产。有的企业更是两种方法一起上,对于两种生产工艺,笔者不做过多评价,因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,干混法对于原料要求高,湿混法的成品颗粒更加均匀,口感更好。而到底选用哪种方法生产,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的价格含量。到目前为止,圣元可能是国内惟一一家全程100%采用干混法生产配方奶粉的企业。
再说渠道。“奶粉60%的利润被渠道商赚走了,一罐奶粉从出厂到到了消费者手上,价格猛增了32%以上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奶粉企业高管这样对记者说。那么有没有一款产品,是从出厂就直接面对消费者呢?圣元新近推出的“Aheuh啊啵”奶粉便横空出世,成为一款直供电商的“网络奶粉”。
记者采访圣元的负责人,询问是什么原因使这款新推出的“Aheuh啊啵”奶粉只在网络上销售。在负责人说出的众多原因中,记者注意到,“从厂家直接面对消费者,用网络减少一切中间环节”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。
综上所述,一款进口奶粉,大家起跑时,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但为什么到了消费者手中,价格会千差万别?其中有什么重大原因左右着奶粉的品质与价格么?如果说有,也是细微的。众所周知,国家对于进口奶粉的把控是十分严格的,不可能有“低质”奶粉流入市场,特别是在“三聚氰胺”事件之后,国人对于婴儿奶粉,都义务地当起“质量检验员”。那么既然如此,价格也应该差不多啊?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。
记者在网络上随机选取了十几种进口配方奶粉,在尽可能公平的情况下,比如欧盟标准、进口奶源等等,对于价格做了一下简单对比:以900g标准罐装1段婴幼儿奶粉的价格,最高达到238元,而最低的一款则只有99元。
调查一圈下来,不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进口奶粉“高质低价”还是存在的,只是看厂家愿不愿意远离“暴利”。